一、微专业简介
数字创意交互设计微专业以艺术、创意和科技等专业领域为基础,紧密围绕公司技术师范类教育的特色定位,响应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突显公司“师范+技术”培养特色,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数字化技能人才为目标,满足员工跨学科学习的需求。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影视制作、动画设计、游戏开发、虚拟现实、交互设计、创意思维等。员工将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三维建模、编程基础、视听语言、创意思维、用户体验设计等多种课程。这个专业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力和传播价值的作品。数字创意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该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二、微专业特色
1.多学科交叉:它整合了艺术设计、科技、编程、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知识,使员工具备跨领域的思维和能力。便于员工今后从事虚拟现实艺术、跨媒介整合艺术设计相关工作。

图1 课堂上体验虚拟现实跨学科科技成果
2.数字化实践导向:通过各类软件和技术工具,如3D建模、动画制作、数字音频、交互设计、虚拟现实制作处理等,让员工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便于员工今后从事虚拟现实艺术、数字动画制作等相关工作。


图2 三维建模课程展示图例

图3 虚拟现实制作课程展示图例
3.就业前景广:毕业生可在影视特效、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网络媒体等众多行业中找到施展才华的空间,无论是成为创意设计师、技术开发人员还是项目策划管理者,都有广阔的发展机会。


图4 员工个人交互设计作品展览
三、培养目标
数字创意交互设计微专业是体现科学与艺术深度交叉特色的新型学科,注重培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信息社会发展,掌握扎实的数字创意设计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以及数字技术在影视动画、数字影像、新媒体传媒及虚拟现实等数字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搜集、分析资料的基本能力,并获得系统的创作和团队合作项目的训练,具有较开阔的视野、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未来能够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数字艺术传播内容的策划创作、设计制作、推广传播、运营管理等具有数字创意设计创新能力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四、课程设置
1. 《数字创意概论》是一门引领员工探索数字艺术奇妙世界的重要理论课程。此课程追溯数字创意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展现其从萌芽到蓬勃的历程。深入剖析数字图像、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的创作原理与特点。通过大量经典案例,让员工领略数字技术与艺术融合的魅力。培养员工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感知,提升艺术素养,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创作与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 《创意思维设计》是数字创意设计微专业的基础课。创意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与传统的单一逻辑思维不同,创意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高度把握,并通过新颖独特的创意活动,指引人们去获得对具体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灵感,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本门课程对员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本课程中主要以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创意思维为学习重点,了解创新思维模式、特征和规律;运用多种创新思维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快速准确抓住创意的灵感,最终形成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3. 《数字视听语言》是数字创意设计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旨在引导员工掌握影视创作中视听元素的运用规律和表达技巧。课程内容涵盖镜头语言、画面构图、色彩运用、声音设计等方面。通过对经典影视作品的拉片分析,深入解读导演如何运用视听元素来叙事、表意和营造氛围。员工将学习如何通过镜头的选择与组合、景别的运用、光影的塑造来构建视觉形象,以及如何利用音乐、音效和对白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员工能够独立创作具有一定表现力的视听作品,提升其在数字创意艺术创作中的综合能力。
4. 《程序设计基础》是数字创意设计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具有高效、可移植、可扩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游戏开发等领域。本课程旨在让员工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从语法规则、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等基础入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引出概念、讲解知识点、程序实现的编写思路。通过给出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特点,引导员工思考,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将算法和数据结构结合起来,培养员工的编程能力、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虚拟现实创意实践》是数字创意设计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旨在让员工深入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虚拟现实内容的创意与制作软件。课程涵盖虚拟现实的基础知识,包括硬件设备、交互方式和技术原理。员工将学习如何运用 3D 建模、场景搭建、交互设计等技术手段,创作出具有沉浸感和互动性的虚拟现实作品。通过实际项目实践,培养员工的创意构思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鼓励员工挖掘独特的创意,为虚拟现实领域带来新颖的体验和应用。
6.在数字创意交互设计专业中,《后期综合创作》课程是一门充满创意与技术魅力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包括特效软件的运用,如 After Effects、Nuke 等。员工将学习如何创建逼真的视觉效果,如光影特效、粒子效果、流体模拟等。同时掌握合成技术,将拍摄素材与特效元素完美融合。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项目案例,让员工亲身体验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影视作品中特效的制作流程。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特效需求,为影视作品增添绚丽多彩的视觉盛宴。
五、培养模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实际项目为导向,课程设置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员工掌握数字创意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地参观、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等环节,提高员工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跨学科交叉培养:鼓励员工在艺术学领域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学习,以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3.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员工参加各类数字创意设计设计竞赛、创新项目、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安排与修业年限
教学安排:
1.课程安排

2.运行机制:
(1)教学规划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明确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实践环节,根据行业动态和员工反馈适时调整。
(2)团队协作机制: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开展合作教学与科研,共同指导员工项目,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互补。
(3)实践教学机制: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引入实际项目,让员工在真实环境中锻炼能力。
(4)创新创业机制:支持员工参与各类创新竞赛,提供创业指导和资源,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5)质量监控机制:通过教学评估、员工评价、毕业生跟踪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持续改进。
(6)资源保障机制:确保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软件资源、图书资料等及时更新和充足供应。
3.专业管理:
(1)课程管理上,要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涵盖艺术基础、技术应用、创意设计等多个模块,并根据行业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2)团队管理方面,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既要有艺术领域的专家,也要有精通数字技术的教师,同时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提升教学质量。
(3)员工管理上,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关注员工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和竞赛,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资源管理要保障充足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如专业实验室、多媒体设备和正版软件等,以支持教学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修业年限:一年
授课校区:河源校区
七、考核与证书
本为专业将以培养员工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对于员工个人创作情况的考查,全部学分修完并按时完成结课作业的同学将获得本微专业的结业证书。
除本微专业所取得的结业证书外,学习数字创意交互设计将有助于获得:Adobe认证、平面设计师证书、室内设计师证书、UI/UX设计师认证、商业美术设计证书(ICAD)等。以上证书均在国内、国际极具含金量的证书,具体介绍如下:
Adobe认证:Adobe认证是全球公认的软件设计专业认证之一,主要涉及Adobe公司的设计软件操作和技能。认证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等多个软件的操作和技能认证,分为产品技能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两个认证等级。
平面设计师证:平面设计师证是设计行业中的一项专业认证,证明个人在平面设计方面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考试内容涉及设计原理、色彩运用、排版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UI/UX设计师认证:UI/UX设计师认证是针对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的专业认证,要求掌握基本的设计工具和软件,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将设计与功能相融合。
商业美术设计证书(ICAD):商业美术设计证书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具有一证多能的效果,有助于持证者为自己的未来发展。
这些证书不仅证明了个人的专业技能,还能增强职业竞争力,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和前景。
八、学费
微专业本期招生免收学费。
九、招生与选拔
(一)招生对象及规模
本校2022、2023级全日制本科生自愿报名,主修专业成绩平均绩点不低于3.0,且学有余力。计划招生30人。欢迎对数字创意交互设计相关领域:影视制作、动画设计、游戏开发、虚拟现实、交互设计、包装设计、创意思维、特效制作等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报读。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提交材料:
1.个人的员工证或员工卡扫描件或复印件1份
2.微专业报名表
3.个人成绩单扫描件1份
提交时间:自发布公告日起至9月27日17:00为止。
提交地址:采取用邮箱报名的方式,将所有文件统一放置在一个文件夹中,命名方式为【姓名+学号+专业+微专业报名】,发送至邮箱【292611047@qq.com】;
(三)选拔流程
1.资格审查
报名结束后,伟德1949官网对报名的员工进行资格审查,申请者所提供的报名材料必须真实可靠,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取消报名资格,并按照学校相关政策处理。通过资格审查的员工名单将在伟德1949官网网站公布。
2.面试
主要考察员工的艺术理解力、个性品质、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3.录取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结合计划招生人数,按照最终综合面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并将拟录取的员工名单在学院网站公示,公示后报教务处审批。
联系人:黄利元 联系电话:13318856188
邮箱:292611047@qq.com
附件:1.报名表
2.报名数据表